晋末长剑
简单介绍下东汉和鲜卑的战争
(2)永建二年(127)春天,前一年秋天入寇的鲜卑人饱掠而回,中郎将张国派兵尾随追击。
“遣从事将南单于兵步骑万余人出塞,击破之,获其辎重二千余种。”
(3)还是这一年,辽东鲜卑六千余骑亦寇辽东玄菟,乌桓校尉耿晔发缘边诸郡兵及乌桓率众王出塞击之,斩首数百级,大获其生口、牛、马、什物,鲜卑乃率种众三万人诣辽东乞降。
(4)三年、四年(128-129),鲜卑频寇渔阳、朔方。
(5)六年秋(131),耿晔遣司马将胡兵数千人,出塞击破之。
(6)同年,渔阳太守又遣乌桓兵击之,斩首八百级,获牛、马、生口。
乌桓豪人扶漱官勇健,每与鲜卑战,辄陷敌,诏赐号“率众君”。
(7)阳嘉元年(132)冬,耿晔遣乌桓亲汉都尉戎朱廆率众王侯咄归等,出塞抄击鲜卑,大斩获而还.
(8)二年春(133),匈奴中郎将赵稠遣从事将南匈奴骨都侯夫沈等,出塞击鲜卑,破之,斩获甚众。
(9)秋天,鲜卑穿塞入马城,代郡太守击之,不能克。
134年及之后十年无战斗记录。
总结:汉顺帝十九年间,前几年鲜卑依然入寇,东汉采取了“以胡制胡”的策略。
比如127年,张国派幕僚“从事”统率匈奴兵万余。
131年,耿晔派幕僚“司马”率胡兵数千人。
同年,渔阳太守派乌桓兵出击。
132、133年几次,都是匈奴、乌桓等兵出击。
胡人花钱少,一点点钱帛就能雇佣其卖命,使用胡人雇佣军看样子是一种低成本省钱方式,这可能与西边凉州局势有关。
这几次胡人轻骑出塞,应该是一种突袭战术,即打击正在放牧的鲜卑人,让他们措手不及,杀其人丁,掠其牛羊,破坏其生产力,再辅以政治手段,招降部分鲜卑部落,分化瓦解。
所以汉顺帝后十年,鲜卑人消停了一段时间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一时期东汉朝廷用胡人打仗,开始出现赖账、拖欠工资的事情,后果一时不显,但长期这么做,很显然会打击胡人雇佣军的积极性,恶果会慢慢显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