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爷爷朱元璋(皇明圣孙)
第263章 淡马锡
蓝玉哈哈大笑:“你说就是了,我倒是好奇,谁能得你如此青睐。”
“张玉。”
听到这个名字,蓝玉思考了一下,方才在脑海里找出这个人来。
“喔是个好斥候,汉儿,但是在草原上生活了好些年,懂蒙古语,对草原的情况很了解,既然你想要,那回头就把这事给你办了,小事一桩。”
“谢谢舅姥爷。”
随后,他们的话题又聊向了现在的人。
傅友文说道:“摊子越铺越大,还是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支持啊,最好国子监的那些监生,都用起来前段时间是不是有个叫夏原吉的,颇为得用?”
“是。”朱雄英点点头,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。
“不如把他调进户部,历练一段时间?”
这显然是件好事,但傅友文即使要卖好,也得看朱雄英的意思,毕竟夏原吉现在在帮忙打理工厂区的财务。
“那自然最好不过了。”朱雄英连忙道。
这确实是个正经的出路,而朱元璋用人就是这样,通过选拔和考核,从现有的国子监监生中挑选出有能力、有潜力的人才,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平台,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,至于不行的,那自然就是优胜劣汰了。
蓝玉这时候思维有些发散,接着说道:“既然已经在工业、商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,其实可以考虑将改革的触角延伸到农业领域,毕竟民以食为天,农业是国家的根本,只有农业稳定了,国家的根基才能稳固。”
“还是要向南。”
朱雄英的回答很干脆,大明的国土是有这么一个总数的,不管怎么折腾,能生产的粮食都是有数的,只有向南发展,才能获得更多的粮食,毕竟农业生产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天吃饭,但老天爷有时候就是不公平的,在安南那些地方,水稻就是一年三熟,水热条件先天就是优势,你怎么比?
“说到向南,倒是真有一个消息。”
蓝玉随口道:“听说满者伯夷帝国已经攻占了淡马锡。”
淡马锡,就是新加坡。
华夏对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康泰所著的《吴时外国传》,那时候叫做“蒲罗中”,是马来语的音译,原本的意思是“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”。
淡马锡之前的主人,是僧伽补罗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