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爷爷朱元璋(皇明圣孙)
第247章 局势突变,大溃败
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,究竟是继续与陈渴真联盟,还是背刺盟友,与胡季牦达成新的协议。
在这场波谲云诡的局势中,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谋划着。
夜色渐渐降临,胶水河畔的营地上灯火通明,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。
陈渴真的军队和占城军虽然各自驻扎在河水南岸的两侧,但心照不宣地加强了警戒,既警戒河对岸,也警戒自己的友军,每一名值夜的士兵都紧绷着神经,随时准备迎接未知的战斗。
不过好在,这一晚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。
而等到拂晓时分,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,陈渴真的大军便开始忙碌起来,伙夫们埋锅造饭,大规模的炊烟随风而起,好在现在虽然只是早春,但对于如此南方的地带,气候依旧温暖的很,并不会影响到什么。
用餐后,士兵们开始列队,有多整齐谈不上,但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噪音,也就是战马嘶鸣声,战鼓隆隆声,以及震撼人心的出征号角,整个胶水两岸都开始沸腾了。
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流,在没有碾压式的舟桥力量的前提下,不存在什么突袭的战术突然性,会战基本上都是明牌对明牌。
陈渴真身披战甲,手持长剑,策马站在一个矮丘上,目光眺望着一旁的占城军营。
占城军营中,由于陈渴真过于果决,让罗皑也在犹豫中不得不做出了决定,他很清楚无论选择哪条路,都将是一场豪赌,但他也明白,此刻已经没有了退路。
但饶是如此,罗皑还是选择了对于他来说,最能保存利益的决定。
——他以船只不足以架设太多条浮桥为由,下令只有前军渡河,准备与龙捷军一同进攻奉化府。
河对面的安南军当然不会让他们如此轻易地渡过,安南军虽然因为大量部队被迫滞留在北方防备明军的进攻,但人数少不代表战斗力不强,实际上来到胶水河畔的安南军,基本上都是升龙府的禁军,战斗力相当不错。
不过,渡河这个问题,在联军面前,说实话实在不是什么问题。
莫说是这种湍急但宽度并不宽广的小河,就算是渺茫无际的大江大河,从古至今的战争史上,在十万人以上的会战,也没见有多少军队真的能够凭借此地利阻挡住敌人。
联军走到了这里,战兵十余万,裹挟民夫将近二十万,跟出发前诡称“三十万”不同,这是真有了三十万。
而在这么多人前面,胶水河这么一条小河就显得有些可笑了。
“投鞭断流”或许不可能,但同时架设多道浮桥进行渡河,安南军还真没什么办法。
所以,最多也就是尽量阻挠,并且趁其立足未稳进行滩头冲击,也就是所谓的“半渡而击”,但想要让人过都过不来凭啥?比弓弩的投射数量,安南军可差远了。
胶水河畔,两军对峙,从天空中俯瞰只能看到密集的小黑点,就仿佛是密密麻麻的蚂蚁群一样,而联军这一侧的人数,明显要多于对岸的守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