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爷爷朱元璋(皇明圣孙)
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
但强横的武力虽然可以压服一时,却无法永远压制,这一点蒙古人的事情已经不需要多说了。
所以,还是要以增加升迁机会的方式鼓励文官去交趾任职,同时也要让流官受到约束,并且不能任期过长,可以进行流动调换升迁,但决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待着。
过了半晌,她放下电报,对朱元璋说道:“陛下所言极是,英儿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,不仅继承了陛下的英明睿智,更有着自己的见识胆识。”
朱元璋闻言,连连颔首道:“是啊,大孙此番表现确实不俗,咱可是听说了,军中不少将领都赞不绝口!”
随后,朱元璋又详细向马皇后讲述了很多征安南的过程,马皇后听得津津有味,感慨地说道:“陛下,大明有英儿,不仅是咱们的福气,也是大明的福气。”
朱元璋也深有感触地点点头,对于他而言,朱雄英的成长,不仅是他个人的事情,更是大明的未来希望。
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,太子朱标正和太子妃吕氏共进晚膳。
朱元璋身边的内侍将文书原封不动地转送,随后道:“太子殿下,安南的消息。”
朱标用绢布抹了抹嘴巴,放下筷子,随后接过文书,匆匆浏览了一遍,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,忍不住赞叹道:“英儿这次在安南的表现,真是让人刮目相看,不仅在战场上立下了功劳,还在谈判中为大明争取到了极大的利益。”
坐在旁边的吕氏闻言,脸上看起来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然而,她的心中却有一丝隐忧。
她的儿子朱允炆,虽然也聪明伶俐,但如今看来,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天赋却远不及朱雄英,而且朱雄英还是嫡长子,她现在对于朱允炆能否继承皇位已经不抱信心了,想的是怎么能让朱允炆不要被干掉。
毕竟按照吕氏的思维,她认为,对于朱雄英来讲,朱允炆其实也是威胁。
不过不管皇宫里的贵人们都有何想法,这场战争,就这样以明军的大获全胜而结束了,大明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,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而战争既然结束,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备部队,不管是时间和任务都已经超期不少的远洋舰队还是其他明军,都开始陆续撤离。
安南国内部,陈渴真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,也是用来制衡陈艺宗的钉子,毕竟不管陈渴真是否忠心,他都不算是宗室,而且干了清君侧这种事情以后,陈艺宗也不可能对他放心了。
而在政治方面,很快,为了对久染夷俗的越人“设官兼治,教以中国礼法”,大明就设立了交趾布政使司,以及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,所辖的范围,基本上就是谅山府、谅江府、新安府的地盘,只不过有一些细微的改变。
而在具体的施政细节上,朱元璋也大体采纳了朱雄英的建议。
第一道诏令,就是正衣冠,男女不许剪发,妇女必须穿短衣长裙,与大明衣冠制度相同因为安南也被蒙古人占领过一段时间,所以其实也有一些当地民俗和蒙古胡风融合后的奇怪衣饰。
而接下来就是一条龙的流程了,最关键的就是人口、土地、教育三个方面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