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海提灯
第四七九章 今何在
仅凭一个穿着寒酸随意,二小姐东良玉就断定了师春不是那种装斯文冲他们姐妹来的人。
她这般观察论断师春,倒无任何男女之情,而是看上了师春的贫穷。
只因大堂坐堂的三妹东良英,既要当掌柜和账房,又要伺候笔墨、斟茶倒水之类的打杂,实在是忙不过来。
大姐东良仪兼顾一家子的吃喝用度,在后院也是忙的,光厨房事就够周转的,顾不上书馆的事。
老四东良泽要主外,大堂帮忙的事也固定不下来。
至于父亲,虽有风骨,却是个不管柴米油盐事的,直白点就是什么俗事都不管的,只有看书、溜街、访友和说教,做儿女的已成人,也不好逼父亲干活什么的。
所以大堂那边的老三是真忙不过来,可书馆的收入真的很微薄,正常雇人有点吃不消,哪怕是每月一两百金的最低工钱,书馆支付起来也很勉强。
如此一来,师春的穷样,那就是个优点了。
更何况还知书达礼,一看就不是乱来的人,那就更合适不过了。
因为以前有过主动帮忙的好心人,结果却是冲她们三姐妹来的,她们的父亲是恪守礼教的人,发现了那人的不轨企图后,抄了棍子,差点把人打出去。
从此她们父亲立了规矩,累死事小,名节事大,不许图谋不轨的人擅入。
看中师春的优点后,她把情况跟姐弟几个一讲,都觉得合适,然后就是老四东良泽亲自勘察师春的情况。
一查才发现,师春是在城外养‘细麟驹’的马场里打杂的,一个月两百金的工钱,住也是住在有味道的马棚里。
马场给的唯一好处就是工作环境宽松,一些事干完就没事了,倒是对得起那工钱。
东良泽回去把这情况跟姐姐们一讲,一合计,觉得有戏,因为那人爱看书呀,而我们这里书多呀。
当然,这事最终还是要父亲东闻殊同意,他们把情况一说,听说师春那么点工钱,还时常来花钱看书,确实不容易。
于是东闻殊这老顽固罕见的同意了。
然姐弟们都清楚,父亲同意也没用,还得那位也同意才行,毕竟他们能给的工钱太低了。
之后东良泽找到了师春,开出了一个月五十金的工钱,包吃住,藏书阁的书免费看也没什么苦活重活和累活。
其实他跟踪的时候,师春就已经发现了他,还以为他有什么不轨企图,正在反观察中,没想到会冒出这么个事来,雇他去书馆打杂?